时间:2024-10-10
在刚刚过去如何通过在线社交活动促进文化认同的9月,北京图书市集·秋季场圆满落下帷幕,为京城的秋季全民阅读活动增色不少。9月8日市集开启的当天,我上午参加如何通过在线社交活动促进文化认同了地坛书市后,即刻赶往朗园市集现场,意在对比感受书市与市集的不同之处。
在朗园市集现场的几个小时里2024,我边看、边聊、边思考,亲身感受到了图书市集是对书市的重要补充和完善。尽管图书市集的规模不大,且主要针对某一特定人群,但它对阅读的唤醒和提升,是对参与者难能可贵的精神洗礼。这不但是读者与编辑的“直接约会”、读者与作者的深度沟通,更是读者间的一次文化狂欢。
作为社交属性十分浓郁的图书市集,它以图书为载体、以图书为话题,并以此为社交纽带的集结,让众多的年轻读者在图书市集找到了一个情绪、消费、话题的重要出口,成为都市青年B—sports登录入口,特别是文艺青年的一次读书节日。
01
为什么会有图书市集?
几十年前,各地虽然也有图书市集,但是只是缩小版的书市。除了售卖打折书,并没有有效多样的文化策划。而且叫书市也好,图书展销会也罢,基本面向社会大众,并没有对参加人群进行更为精准的定位。
几年前开始,由新京报·书评周刊与首创郎园共同举办的图书市集一经推出,就吸引了大量读者参与。这个图书市集,将目标受众定位为年轻人,特别是文艺青年。
近年来,都市人面对生活、求职、求学的压力与日俱增,亟须通过有场景的文化场所来充分释放。这就不难理解,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间,北京的咖啡店与书店均达到了2000多家。此外,博物馆、美术馆、科技馆以及形式各异的文创园也蓬勃发展。
上述这些文化场所,虽然都能让年轻人得到心灵的慰藉,但能让年轻人通过一种自带话题性的产品,进行深度的心灵碰撞,显然图书占据了C位。图书市集以它的共情、共鸣、共趣,一下子就能拉动与参与者间的距离。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地摊、夜市、大集、跳蚤市场、书市不同,更像是一种城市生活方式,在商品交易之外,深深蕴含着时代的审美趣味,尤其是青年文化的消费取向。
如果你要了解都市青年的文化需求、阅读趋向、审美情趣,来图书市集是最好的办法之一。
02
深度的阅读唤醒和提升
如今的阅读,也早已经摆脱了独自一人的寂寞,更趋向于话题性、参与性、社交性。
我在朗园市集看到,参与者基本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,多是兴致勃勃结伴而来。尽管天气不佳,小雨绵绵,且门票价格为39元,但这并未阻挡住参与者的步伐。
正如媒体所说,本届图书市集在原有特色基础上对内容和玩法进行了升级,通过集市售卖、主题展览、文化活动、现场读者交流等多元形式,鼓励青年加入阅读、享受阅读,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。此外,活动立足北京文化,助力“书香北京”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。
纵观三年朗园图书市集的策划,我发现每次主题都不一样。本次图书市集的主题为“阅读的诚意”,市集通过优选的诚意、内容的诚意、分享的诚意、倾听的诚意、生活的诚意、推荐的诚意、作家的诚意,让读者可以静下心来选书、买书,尽享与在场的编辑、作家们面对面交流的“以书会友”之乐。
我到的时候,正在举办两场新锐图书品牌策划人的演讲,观众坐在阶梯阅读空间,饶有兴趣地聆听。我走到《儿童文学》展台,同该刊的编辑谈到了这家杂志以往的辉煌,如今如何通过在线社交活动促进文化认同他们的老读者已经长大,而他们的孩子成为了《儿童文学》的忠实读者。看到编辑们身穿“文学儿童”T恤衫的自豪深情,我深感文学激情是可以传递的,无论年龄,不分老幼。
我在每个摊位反复流连,看到的是一张张热情洋溢的青春笑脸。原来这些摊位的主理人,也都是各个出版机构的年轻编辑,这和地坛等书市明显不同。编辑前来展台,和读者进行广泛的、有价值的交谈沟通,直接听取读者的心声,获取选题灵感、选题反馈,这个机会是十分难得的。
读者同样也乐于见到编辑,听听编辑的策划初衷,听听编辑对自己所青睐图书的解读,说不定还能碰到原书的作者,这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!难怪很多读者长时间停留在自己中意的展位前不愿离去。
近年来很多城市的图书市集活动常常人满为患。书签、胸针、帆布包等市集上随处可见的图书周边创意产品,受到年轻人的广泛喜爱,来到现场拍照直播的也不在少数。更有趣的是,在这个网络购书十分便利的年代,竟然还会发生因为同时喜欢上书摊上同一本书,而其中一个人选择“忍痛割爱”让给对方这样的事情。
03
图书市集将走向何方?
如今图书市集已经逐渐超越了传统的卖书功能,正在成为城市商业和文化的一部分,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。除传统出版社摆摊卖书外,市集更是融合了多样元素:出版社+独立书店、文创+餐/咖啡/酒、出版+文化沙龙等,形成了出版行业与文化产业的跨界联动。我在朗园市集现场看到,很多读者在《新京报》的展台前,体验雕版印刷的乐趣。
在中国纺织出版社的展台,我看到了他们缝制的精美京剧服装。而像标语、格言、帆布包、杯子、笔记本更是每个展台的标配。读者只要扫一下小红书等社交软件,发布展位的信息,就能获得集章、小礼品等。
虽然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,这些展位加上人工、摊位、图书等成本,盈利的压力很大,但参与者更看重的是展示、沟通、交流的功能。我以为,图书市集除了按照季节举办之外,还可以按照图书类别进行专业化、规模化运作。如举办图画书市集、科幻图书市集、探险图书市集、科普图书市集、文学图书市集等等,让最专业的图书,结合最专业的读者、最专业的周边产业产品来展示交流。
此外,图书市集既然是读者的社交舞台,还可以举办市集夜市,融入有关图书的精彩影片、小话剧、舞台剧等,让文化衍生品尽情绽放,给读者一个一站式体验的机会。
我相信,无论未来阅读场景如何变化,纸质书仍将是主要的阅读方式。图书市集为热爱阅读的人吹响了集合号,这是时代的进步,也是文化消费的新风尚。
作者简介
赵强,曾用笔名朝翔、远航、公随等,资深出版人、编审、知名时评人、专栏作家,曾在出版业工作近40年,在多家出版机构任职。多年来,共策划、主编、责编少儿、文艺、社科、科普等方面读物300多种。
著有杂文集《楞客天下》《出版行旅——总编辑手记》等7种,在100多家媒体刊发近2000篇杂文、评论、散文等。其中,近年来尤其关注出版业的走向与行业发展的难点、痛点、热点,发表有出版评论300多篇。同时也关注社会热点话题,发表了大量的社会评论。为北京杂文学会会员,至今仍笔耕不辍。